在寒风凛冽的寒假一月,聊城大学东昌学院“‘智’治河‘壮’青年”实践团如同一群怀揣梦想的文化追光者,踏上了“探秘运博古韵,遍览华夏千秋”的运河文化探索之旅。他们以青春的热情和坚定的信念,在运河之畔留下了坚实的足迹,让青春在传承与实践中绽放出璀璨光芒。

运河古韵探秘| 追寻千年历史记忆
一月的冬日,“‘智’治河‘壮’青年”实践团满怀期待地走进聊城市运河文化博物馆。志愿者们紧紧跟随着讲解员的步伐,仿佛穿越时空,踏入了千年古运河的历史长河。漕运码头石碑、运河古文献资料等珍贵文物古迹一一映入眼帘,它们犹如岁月的史书,无声地诉说着运河的沉浮兴衰。在这里,同学们深刻感受到了京杭大运河开凿与发展的艰辛历程,以及它为聊城带来的经济繁荣和文化昌盛。这次参观如同一场精神的盛宴,极大地丰富了同学们的内心世界,爱国情怀在他们心中如星星之火般悄然点燃,激励着他们为传承运河文化而不懈努力。
实践体验行动|感悟运河文化魅力
在运河文化博物馆内,一场充满趣味与挑战的实践体验活动正在进行。学生们积极参与运河模拟操作,他们全神贯注地操作着模拟设备,仿佛化身为运河的守护者,探索着运河运行的奥秘。通过亲身体验,运河运行的原理不再是书本上抽象的文字,而是变得鲜活而生动。这不仅加深了他们对运河知识的理解,更激发了他们对运河文化的浓厚兴趣。此次活动宛如一座桥梁,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相连,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学以致用的平台。同学们纷纷表示,这次活动让他们对运河文化有了全新的认识,为今后的学习和成长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财富,让他们更加明白实践出真知的道理。

传承运河文化| 担当青春时代使命
活动期间,学生们漫步于运河博物馆的各个展厅,馆内丰富的文物、详实的资料以及精彩的多媒体展示,如同一幅幅历史画卷,全方位地展现了运河的悠久历史、深厚文化底蕴和发展脉络。在参观过程中,学子们的思绪与运河的历史长河交融,对运河的文化价值有了更为深刻和全面的领悟。
正如机电工程系团总支书记喻学涛所说:“实践活动是成长的基石,同学们在实践中深化知识理解,培养多元能力,为未来发展筑牢根基。”
志愿服务负责老师崔晓语也强调:“大家应将专业知识融入实践,充分发挥自身优势,在志愿服务中展现自我、提升自我。”
聊城黄河河务局团支部兼职副书记、机电系“‘智’治河‘壮’青年”实践团队长杨睿凯满怀激情地表示:“参与此次活动,我收获满满,深切感受到运河文化的博大精深。未来,我将积极组织并参与更多此类活动,让运河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绚烂的光彩。”

此次寒假一月的实践活动,聊城大学东昌学院“‘智’治河‘壮’青年” 实践团的学生志愿者们以实际行动诠释了青春的责任与担当。他们深入挖掘运河文化内涵,积极传承和弘扬运河文化,吸引了更多人关注运河文化的独特魅力,共同为运河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贡献力量。
展望未来,学校将继续创新实践形式,为学子们创造更多探索文化、奉献社会的机会,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展现青年学子的精神风貌。相信“‘智’治河‘壮’青年” 实践团的同学们定能以此次实践为新的起点,在运河文化的传承之路上砥砺前行,书写更加辉煌的青春篇章。